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06-2907巧言令官仙 (第3/3页)
雷蕾倒是提起了这件事,她是从刘晓莉那儿听到了消息, 对这种现象,她有些有心无力“这种堵马路的事儿,也只能是《商报》出面,日报和省台不可能报道,《今日素波》都不能报道得太多,影响稳定啊。” 雷记者还是有点一厢情愿了,第二天陈太忠拿到《天南商报》的时候,才发现刘晓莉的稿子虽然在第二版,但是她只是陈述了一下事实。 梅林街被愤怒的家长堵了,起因是对面的马路上起了高层宿舍,影响了路北南门小学的采光,家长们发现施工方在学校放假时施工,急切希望有相关部门关注。 当然,在文章结尾,她还是略带犀利地问了一句:离学校这么近,起什么高的楼,也不知道相关单位在审核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眉头。 这件事情实在不好定义,刘记者只能如此含糊地报道,不过看她连宿舍楼的属性,都规规矩矩地写为“某单位”,可见江湖越老,胆子真的越小。 倒是随遇而安在晚报上的评论,那就犀利多了,他将事实一句话带过,挖掘得更多的是流言蜚语,不但写了学生家长是被学校组织的,更写了学校对“某单位”提过非分的要求,还大骂规划局就不该在当初批了这个项目。 要不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随老师一张嘴,基本上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个差不多,不过要说他是漫天开口地乱骂,那也不对,他还是挖掘了点东西出来。 像有那学生家长因为堵马路感冒,他也打听到了,随老师就骂学校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功利和冷血了,学生家长们何辜? 学生家长也是有错的——你们怎么就能这么麻木呢?老师叫你去堵马路,你就去堵,你不会向上面反应吗? 反正随遇而安是逮谁骂谁,从那直欲破纸而出的文字中,他的愤懑、他的无奈随处可见——那是一个清醒(波ok。shuyue。org)的、有良知的时评家痛入骨髓的悲哀。 然后他又认为建议,那两栋楼应该减掉的不是一层,一层太少,要给他说就该是五层。 陈太忠看到这里,很怀疑随老师写这稿子的时候,是不是跟刘记者商量什么来的——你就知道哥们儿随口说了一句减五层? 果不其然,在文章最后,随遇而安写到,在采访现场的时候,他遇到了其他同行——“那也是一个有良知的同行,但是老随非常相信,做为一个强调事实真相的记者,她不敢像我这么自由地骂人!” 嗯,不错,陈太忠看完随遇而安的稿子,心说这次还真是找对人了,不过略略遗憾的是,随老师不但个人风格强了一点,而且由于发挥得太忘我,居然没有提省委文明办。 唉,真是媳妇娶进房,媒人丢过墙,陈主任悻悻地歪一歪嘴,然后又翻一下商报,巧了,刘晓莉也没写文明办高度关注之类的。 没写就没写吧,文明办现在也不需要这些小稿子打知名度了,而且刘记者身上的陈系印鉴已经很明显了,而随老师…让丫继续孤独地清醒(波ok。shuyue。org)吧。 陈太忠打算给崔洪涛一个后悔的机会,他不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但是这件事交通厅确实没有太大的错误,心说先不管这稿子了,等一等看崔洪涛是个什么反应。 他不想管,但是有人注意不是?祖宝玉昨天就接到了沈主任的电话,说是陈太忠伸手管了这么件事,按说,以他跟小陈的关系,打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不难,但这不是…刚替梁止愚说了情吗? 而且昨天陈主任走的时候,交待得也挺含糊,祖市长有市长的矜持,就更不便打电话了,于是他要沈主任注意观察事态进展。 沈主任当然会注意这个,尤其是他都知道,昨天是哪些记者去现场了,所以今天来到办公室,处理了几件事之后,就点名要人把素波晚报和天南商报拿过来。 拿过稿子来一看,发现商报报道得还算客观,可这随遇而安骂人就骂得太狠了,说不得犹豫一下,联系了祖市长——他一点都不想承受陈太忠的怒火。 祖宝玉琢磨一下,就打个电话给段卫华——有意思的是,这俩市长关系处得还凑乎,两人都跟陈太忠交好只是一小部分原因,重要的是,两人在市政府,都没有太多的盟友。 段卫华是从凤凰调过来的,祖市长则是从省厅放下来的,对素波市来说都是外来户,而且基本上也都是没什么靠山,那也只能抱团自保。 祖宝玉跟段卫华接触过几次,发现这段市长觉悟挺高——不是假高是真高,老段这人滑不留手是真的,但是此人关注民生也是真的。 不过他打通电话的时候,段市长正在开会,而这又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所以段卫华知道消息的时候,差不多就十一点了。 祖市长会说话,就说今天报纸上看到点东西,了解了一下大致也是如此,就想请段市长看一看那两篇文章“…关键是晚报的那一篇。” 他不说这事儿里面有什么猫腻——捕风捉影的事儿没法说,就让对方看,段卫华哪里听不出这些话? 事实上,能让一个副市长向大市长暗示的事情,多半都假不了,段市长一看报纸,心里也明白了,正像别人想的那样,对绑架民意并且还导致部分家长误工和生病,他有点不能容忍。 这你还找我请示?段卫华有点恼了,就有让祖宝玉整顿教委的心思,不过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就想小祖不通过我,也能摆平这件事的嘛。 这一定有什么文章,他在晚报和商报上来回看两眼——“本报记者:刘晓莉”,得,又是那货给我惹的事情,嗯,确实,好像这个小陈跟交通厅的崔洪涛不太对眼。 那么好说,先跟规划局说,把那栋楼重新审核一下,段卫华也不给陈太忠打电话——一市之长总是要有些底气的,于是抬手拨个电话“给我接建委的陈放天。”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