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09-3110自作孽 (第2/3页)
不怕说句僭越的话,这“原则上”三个字,是你我有资格解释(波ok。shuyue。org)的吗? 不过,秦主任也不是愣头青,论起冲锋陷阵的人马,他手里的牌真的不需要更好了“秘书长你的话我能理解,但是文明办很多同志嫉恶如仇…比如说陈太忠,他们的思想工作做不通,我这个班长就不好当。” “你让陈太忠给我来个电话,”曹福泉表示,自己不在意某些跳梁小丑。 “你要我给你打电话干毛啊,”下一刻,跳梁小丑就将电话打了过来,这货不止是跳梁小丑,简直是吃了枪药“都说了裸官不能做一把手,我就奇怪了,曹福泉你这脑袋里装的是脑浆,还是豆浆?” 凭良心说,要是换个人,陈太忠说话还不至于这么冒失,但是对曹二愣子,他这么说真的没压力,姓曹的就是个不讲理的,你跟他讲理,那真是耽误时间。 “咦?”曹福泉还真没想到,这货说话能冲到这个地步,不过,关于齐先贵的问题,他是得了杜毅的授意,所以底气也很足“陈太忠,你搞清楚了没有,自己在跟谁说话?” “我搞得清楚,但是我想问一句,你曹福泉何德何能,敢代表组织说话?”陈太忠的话,那是老大不客气了“裸官原则上不能出任一把手,你就有资格破坏这个原则?” “你怎么就能确定,是我破坏的呢?”曹福泉不答应了,这个原则确实不是他破坏的“你这么胡说八道,今天必须给我说个所以然出来,要不然你自己小心了。” “你吓死我了,我就是不小心了…你能把我怎么样?”陈太忠冷哼一声“齐先贵那就是裸官,必须处理的,来,你维护他试一试?” 说这话的时候,他真是横下一条心了,不过就是个省委秘书长嘛,哥们儿豁出去了,这个文明办副主任不干了,我也要拉你垫背——原则上,这个原则是你曹福泉说了算的吗? 凭良心说,唐总理当初指示这个“原则上”的时候,确实是出于公心,裸官,不代表完全不值得信赖——虽然大部分真的是不值得信赖。 但是官员干部在官场上的裸奔,虽然主观因素很多,客观因素也是确实存在的,这个事实,不能一棒子打死,比如说——有人孩子出国留学办个绿卡,妻子又有病,不得不去外国疗养,这个可能性真的客观存在。 而且有些特殊部门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工作,做成裸官还真的是情有可原,比如说吧,一个统战部部长,老婆去了澳大利亚,儿子去了加拿大——这可以说他…可能工作得太投入。 其实从齐先贵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有些部门,确实不能在意裸官不裸官什么的,在证明这个干部能对组织造成危害之前,大家首先要选择的,还是尽量信任他。 这个道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问题的本身在于——一个区区的省委秘书长,你有权力断定,干部任免原则的界限吗? 3110自作孽(下)陈太忠不能接受曹福泉的干涉,这固然跟他的面子有关,但是同时,确实是涉及到了比较深层次的的原因,干部家属调查表,不能因为你一个省委秘书长的出现,就打什么折扣影响到什么原则——说穿了,你不配! 这个调查表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天南的事情了,虽然幕后的大佬都没出现,但是很显然,盯着这里的眼睛,不止一双两双,而说得更严重一点,天南做为调查表的发起者,上面又是个纵容的态度,那么,它本身就具备了一个试点的性质。 既然是试点,该卡的自然要卡,说句不客气的话,天南这边都要纵容的事情,这个试点一旦推广开来,别人自然会有样学样地纵容。 这个口子,真的开不得,也没法开——开了的话,连陈某人都不能跟某些人交待了。 所以,他必须卡死,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就是有些坏榜样的头,是不能随便开的,而以东方人的逻辑来看,那就是:你上面敢开这个头,那我就敢十倍百倍地有样学样。 但是,曹福泉这二愣子脾气,那也真的不是白给的“那你来我办公室,咱们好好地说一说这个原则上和不是原则上的问题。” “我没必要跟你谈这个问题,党组织,他是个组织,”陈太忠不跟他玩这一套,而是讲起了组织原则“我们下级组织是这么认为的,哪怕你要讲民主集中,但是你改变不了我们这一级组织的共识,我们坚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听到对方压了电话,曹福泉叹口气站起身“这个陈太忠怎么就这么拧呢?” 其实从心里讲,曹秘书长倾向于支持调整齐先贵,裸官不是错,被人揪出来了那就是错,组织原则该讲的时候是要讲的——像那个项富强,主动请辞之后,去省总工会做个副主席,安安生生等退休也就完了。 但是,杜毅跟他表示了,这个齐先贵的处理要慎重。 所谓慎重,那就是暂时不能动,曹福泉心里明白,杜书记不是要保这个人,而是不想让文明办折腾得太狠,撇开立场什么的不提,换一句公心点的话,文明办再这么折腾下去,搞得人心惶惶,会严重影响天南官场的政治生态。 而这齐先贵所处的位置微妙,裸的理由也勉强说得过去,所以杜书记认为,此人可以成为原则之外的特例。 曹福泉无奈地摇摇头,走出办公室向宣教部走去,他也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陈太忠那儿说不通,我去找潘剑屏。 虽然他心里有点小抵触,但是此刻他别无选择,因为这涉及到了杜书记的尊严问题。 堂堂的省委书记,干部任免的原则本来就该牢牢地把握在手心,但是出于种种不得已,却只能让他曹某人出面,这真的有点砢碜,所以曹秘书长也只能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硬着头皮去跟潘剑屏讨价还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