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雷英夫与中共领袖  (第14/17页)
在是不够格。惭愧,我简直是个不学无术的人。”    “太过谦了,这不是老实话。”毛泽东望一眼大家“才子也不能事事都知道,所以都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饭后,雷英夫借毛泽东兴致勃勃之机,试探着请求:“主席谈到学习,我想提高一些文化。什么时候您写的不要的字,给我几张好吗?”    “别要不要的呀,写就写能要的。”毛泽东痛快答应道“那好吧,我给你写一个。”    第二在,毛泽东果然叫人给雷英夫送来一幅手写的很大的中堂,就是《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是毛泽东两年前在武汉游长江所作。    可惜,这幅中堂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抄走,再不曾找回来。    周恩来打赌    1957年,雷英夫随同聂荣臻元帅去苏联谈判有关原子弹和飞机等尖端武器的援助问题。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封锁,我国50年代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进行经济技术交往。    抗美援朝时期,由于中国出兵援助朝鲜,斯大林很受感动。作为最高领导者,斯大林总是把苏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中国的援助也总是讲价钱的,志愿军入朝后,他的态度转为热烈,对中国共产党的话比较尊重了。周恩来去莫斯科谈判有关苏联援建中国一百五十六个项目的计划时,斯大林曾对周恩来讲:“过去在一些问题上我们有不同看法,现在看来是你们对。”    斯大林这句话可以说出自内心。对朝鲜战局的看法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把苏联驻朝鲜大使撤了职,因为这个大使像个“太上皇”实际上处处判断失误。以当时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论,能向周恩来作自我批评确实是难得的。    朝鲜战争中,苏联对中国做了大量援助,这是不可否认的。陆军给了我们几十个师的装备,空军给了我们几千架飞机。这些援助有些是贸易,以物换物,有些是采用借贷方式。但也有无偿援助的。斯大林就曾主动提出并很快送给中国二十几个陆军师的装备。一分钱不要。对于中国提出的要求,他也是尽力给予满足。    从这一点讲,中国也始终不能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    可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国共产党不同意这种作法。    1957年,世界共产党将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赫鲁晓夫需要获得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本人的支持。他已经多次邀请毛泽东出席会议。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尖端武器的谈判进展还是比较顺利。协议草案完成后,聂荣臻元帅派雷英夫赶回北京报告周恩来,请中央决定能否签字。    路上,雷英夫反复熟悉协议内容,记住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字,他和总理很熟,正因为很熟,雷英夫每次汇报工作都要反复做好准备。    周恩来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批评人也是非常严厉。国务院各部部长都有一“怕”怕向周恩来汇报工作。    周恩来听取汇报有两条要求:    第一,不许讲“大概”、“可能”和“差不多”你如果用了其中一个词,他便立刻追问一句:“到底怎么样?”你如果还脱不掉“大概”、“可能”、“差不多”他就命令你回去,什么时候能讲确实了,什么时候再回来汇报。    第二,周恩来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正式宣布:“部长不许带‘后排议员’。”听取部长汇报就是部长汇报。问你事情细节或是数字,你必须自己答出来,不许让司局长代为回答。曾有一位部长向周恩来诉苦:“总理,我们工作太忙,记不住那些细节和数字。”周恩来严肃地反问他:“你忙还是我忙,你再忙能忙过我?你只负责一方面的工作,我看不是忙,是懒。说难听些就是官僚主义。”    周恩来记忆力惊人。你汇报中说了一个数字,继续汇报中,说不定什么时候需要,又重复那个数字时重复错了,他就会立刻加以纠正,常常令汇报者吃惊。    而且,周恩来的心还特别细。天下大事自不必说,那些一般人不会留意的事也都装在他心里。他心里到底装了多少事?谁也说不清。    比如,家里的伙食支出他也管。炊事员定期要向他汇报开支情况。    一次,炊事员汇报“流水帐”那是叫任何人听了都会感觉枯燥不耐烦的,周恩来却听得津津有味。当炊事员汇报到“成盐一斤,一角六分…”周恩来忽然一挥手:“停停,成盐花了多少钱?”    炊事员重新看一遍“流水帐”说:“一角六分啊。”    “不对吧?应该是一角五分吧?”    炊事员哪里把一分钱放在心里,说:“没错,有发票呢。”    “什么时候涨了一分钱,我怎么不知道?”炊事员这才发现问题“重大”他成天跟油盐酱醋打交道,但像这样“一分钱”的事,成盐涨没涨价他可根本没留意也没放心上。忙翻查发票,幸亏没说错:“总理,这是发票,是一角六分。”    就为这一分钱,周恩来召集来有关部门负责人查问了涨价原因。到这时,炊事员和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才明白总理为什么对开支情况这么关心,听起来津津有味。    有这些例子,雷英夫的汇报准备工作就不能不过细再过细了。    准备充分,汇报很顺利。周恩来说:“很好。我们开一次元帅会,再开一次国务院会议,还是由你来汇报,叫大家讨论,拿出意见”    这两个会议分别由彭德怀和李富春主持召开,经过讨论,都同意签字。    于是,周恩来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很快批了“同意”    “你可以回去了,可以签字了。”周恩来指示雷英夫“明天早晨就可以上飞机。”    “总理还有其它指示吗?”雷英夫追问一句。    “没事了,晚上休息休息,明天一早走。”    雷英夫回到家里。晚上,爱人下班回来,手里拿了两张票:“你晚上还有事吗?”    “没事了,全办完了。”    “常香玉来了,妇联给我发了两张票。怎么样,有兴趣吗?”    “豫剧我当然是要看的了。”雷英夫是河南人,对豫剧是非常有兴趣的。    晚饭后,夫妻俩一道去了剧院。    散戏回到家里已是十一点,刚进门,公务员就迎上来报告:“雷副部长,国务院办公室已经来过四次电话了,总理在找你。”    “哎呀,糟糕了!”霍英夫刷地淌下汗来,当了公务员的面便叫出声。他是带任务回来,而且是事关协议和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